首页

艾彩视频网

时间:2025-05-29 02:21:05 作者:生态环境部:已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51万件 浏览量:63225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27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51万件,涉及赔偿金额约330亿元(人民币,下同)。

  201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17年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印发,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赵柯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任务,目前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这十年来,在各部门、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显著成效,已经从破题探索迈向了深化落地。

  截至2025年5月26日,全国已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51万件,涉及赔偿金额约330亿元,累计推动修复土壤约5700万立方米,地下水6500万立方米,地表水7.4亿立方米,林地约1.6亿平方米,草地约5.4亿平方米,湿地约410万平方米,农田约1000万平方米,清理固体废物约9800万吨,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中国建设。

  赵柯表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已经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范围,纳入中央对于省级党委、政府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强化督导考核,继续完善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工作程序,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逐步实现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国英:2023年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在四平参访时,刘佳宜第一次体验汉服文化,夜晚,大家来到充满古风奇幻元素的仁兴里沉浸式文旅街区,在舞台上唱跳、在夜市里巡游,仿佛时空穿越。

战略对接推动中匈合作驶入快车道

白皮书提出,大模型技术取得的突破离不开高质量数据的发展。数据已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竞争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正在从“以模型为中心”加速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关键在于实现数据价值释放。

习近平: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 中方都将毫不动摇发展同伊朗友好合作

时值深秋,走进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境内的“秦直道”。从空中俯瞰,一条黄色的道路清晰可见没入林海,莽莽林海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全面迈向“人工智能+” 同济大学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在宋文学看来,在小院里的生活,让他收获了课堂之外的更多知识。“我们和老师经常一起入户与乡亲们拉家常,及时掌握饲草种植期间他们的科技需求,并结合饲草产业发展特点,线上、线下为开展饲草大家品种选择、种植生产技术指导、播种机械调试等各类现场实操指导和实用技术培训。”他坦言,当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他和同学们寻找到了学习更多的意义,“老师说,我们要‘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但乡亲们教给我们的‘知识’,同样受用终生。”

“郑钦文效应”助推中国网球热潮

当日成立的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联盟旨在加快国际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甲醇、氨等绿色新能源标准制订和技术研发,为上海港提升绿色新能源加注服务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的碳管理团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